2005年7月27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四版:民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倾诉和引导有时是决定性的
本报记者 朱乔夫 见习记者 慕容梦漪

  近日,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开办了“谈判专家”培训班,用以培养应对特殊和突发事件的“谈判专家”,以及将心理学知识广泛用于公安系统内部的队伍管理、刑事侦查具体工作的专业人才。据了解,该培训班结业的人员,以后将担负起做政治思想工作、缓解一线民警的心理压力、介入刑侦审讯、帮助罪犯劳动改造的重任。
    这些警察队伍中的心理专家究竟是如何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的呢?7月22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拱墅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重案二队指导员沈群,他刚刚到北京参加过心理干预方面的培训。
    
    化解警察心理压力
    沈指导员说,警察之所以成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是警察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因为他们经常要接触阴暗和丑陋的人和事。其次,警员人数的不足,使得大部分警察在严重超负荷的状态下工作,警察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很大。
    再者,工作的高风险使得警察经常被“不安全”的感觉包围。而且,警察还得时刻面对社会和公众的审视,因为相较于其他行业,公众对警察有着更高的期望,公众对警察寄予了高度的信任。而一旦警察的某些行为不符合公众的心理需求,就极易出现心理学上所说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的效应。
    前几年,某市的两位民警在夜里执行完任务后,步入一家小饭馆。他们谈起了工作,谈起了因突发事件而失约惹恼了女友,谈起了郁积在心头的不快和苦闷……两人越说越觉得心灰意冷,居然相互约定同时开枪打死对方。“砰!”一声枪响过后,一位民警应声倒下。另一位民警在枪响的同时猛然惊醒,他意识到自己闯下了大祸,赶紧拨通了急救电话。可是,在把伤者送往医院的途中,他也开枪自杀了。
    沈群认为,在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无可争议地高居首位,谁也不能否认这些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因此,警察的心理危机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化解,就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过激行为。沈群说,这里面固然也有他们组织纪律性不强的问题,但心理压力过大,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沈群说:建立保障警察心理健康的机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介入工作对象的心灵深处
    “在具体的案件审查过程中,心理知识的正确运用不仅能让具体工作事半功倍,推动案件侦破的进程,更重要的是达到感化和挽救嫌犯心灵的目的。”沈群对心理学知识能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得到运用感到十分高兴。
    沈群曾经遇到过一个姓于的犯罪嫌疑人,其跟随父母来杭打工的时候才15岁,却因抢劫被抓。沈群痛心之余决定运用心理学知识好好跟小于谈谈。
    要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必须了解他的成长轨迹。沈群了解到,小于4岁时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只回来两三次。哥哥和亲戚只是关注他的物质生活,很少有人和他谈心,小于闯了什么祸,哥哥也是一打了事。
    小于5岁就进了小学,6岁学会了抽烟。小于所在学校并不热心教学,只是看管一下孩子,他在学校也根本没学到什么东西。四年级以后,对学校兴趣索然的小于就离开了小学,后来还读了一年初中。小于没有什么朋友,却在十二三岁就开始交女朋友。他说他这一生最痛苦的时候就是14岁,那一年他最喜欢的女孩跟别人好了。小于为此痛苦万分,喝了农药自杀,被救了回来。为了忘掉这段伤心事,小于不久就跟父母来到杭州。小于说他抢劫并不是想要钱,“我只是很烦,老想打人”。第一次抢劫,他只是想找个人揍一顿,谁知道对方主动把东西都给了他。小于拿了东西迷迷糊糊回到家,害怕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发现没出啥事,于是几天后又有了第二次抢劫。
    听了小于的讲述,沈指导心里大致有了个数:小于有人格缺陷。
    他分析,没有文化知识决定了小于的兴趣面很狭窄,没有朋友决定了他非常孤独。小于本性并不坏,并且是个很重感情的人,由于心理障碍无法化解,才导致他走上犯罪道路,任其下去,必然会出现更恶劣的行为,而如果有一个引导者,一个倾诉者,小于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于是沈指导担当起了引导者的角色。一有空,他就找小于谈心,让他放下心理包袱,教他做人的道理,培养他健康的兴趣爱好。渐渐的,小于原本混沌的目光变得清澈了,他对沈群说:“幸好你引导了我,不然我今后肯定会出更大的问题。”
    沈指导说,利用心理疏导审讯嫌疑犯,效果要比硬碰硬的严加审讯好。取得了嫌疑犯的信任,他们就会把内心世界展现给你。经历了心理疏导的嫌疑犯更容易供认犯罪事实,也更容易接受改造,重新做人。